3月27日,在即将迎来我校百年华诞之际,由数字经济与交叉科学创新研究院(财经科技集成创新平台)、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和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AI大模型落地应用研讨会”在柳林校区格致楼J303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金融、新能源、电力能源、医疗、建筑等行业的六十多位企业家,以及研究院相关团队负责人和核心成员,共同探讨 AI 大模型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与发展前景,为推动 AI 技术落地与产业发展搭建了优质交流平台。

研究院副院长李庆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回顾了近年来学校在产学研转化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并指出校企合作是推动未来发展、深化产学研融合和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途径。他表示,期待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推动 AI 领域更多实质性合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汇聚新动能。金融学院常务副院长、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赵静梅在讲话中强调,本次研讨会不仅搭建了学术交流的桥梁,更是加速AI技术落地的重要平台。她呼吁与会各方深化协作,共同探索AI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分享环节,研究院通用人工智能与金融创新研究团队、智云(KubeAI)财经领域人工智能新基建工程研究团队负责人和核心成员等展示了在 AI 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团队负责人赵宇系统解析了大模型AI智能体技术体系,详细阐述了其如何重构传统产业的生产力模型。团队负责人谢志龙分享了智慧科技服务数据平台项目,通过构建数据底座,整合科技服务全量数据,实现了企业需求服务、孵化器管理等核心场景的流程线上化和数据资产化。团队核心成员陈星延介绍了自主开发的“智慧法律大模型合同审查应用系统”,通过调整大语言模型和提示工程算法,自动识别合同风险、法律条款及不规范表述,为法律专业人士提供高效辅助决策工具。团队核心成员余关元针对法律文本处理难题,开发了专业法律语料库和预训练模型,将非结构化卷宗数据转化为结构化信息,利用图谱技术实现关键法律要素的精准识别与快速检索。团队核心成员陈中普分享了基于大模型技术的低碳项目成果,通过融合多模态内容生成技术,高效生成企业高质量绿色低碳提案,为新能源领域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团队负责人郑羽介绍了在大数据领域的前沿探索和研究成果,其主导研发的 KubeAI 智算平台、IBSWUFE 智能协作平台等,成功攻克了多源大模型本地部署、私域数据治理、业务融合建模等技术难题,为行业提供了垂直领域专属智能体解决方案。

在交流环节,校企双方聚焦AI大模型在不同行业应用的实际问题、技术难点、未来发展趋势等展开深入探讨。企业代表立足实际业务场景,提出对AI技术落地的具体需求与关键问题,团队专家凭借深厚的学术积累和前沿研究成果,为企业答疑解惑,共同探讨AI技术在产业升级中的实施路径,为未来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我校百年校庆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本次研讨会成功搭建了学界与产业界的交流平台,充分展示了学校在金融科技、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科研实力与创新成果,为AI大模型的多领域落地应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新思路与新方向,同时也为深化校企合作、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科技发展与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大动力。
(初审:李庆∣终审:王石)